一 学科现状
(一)学科基础
我校现有本科专业38个,涵盖于工、理、管、文、法等5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20个专业,涉及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仪器仪表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测绘类、环境与安全类、化工与制药类、工程力学类等10个专业门类;理学6个专业,涉及数学类、化学类、地理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等4个专业门类;管理学7个专业,涉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工商管理类两个专业门类;文学3个专业,涉及外国语言文学类和艺术类两个专业门类;法学2个专业涉及法学类和政治学类两个专业门类,共计20个专业门类。研究生学科29个,分布于四个学科门类的16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包含一级学科内3个自主设置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学科布局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特色,部分工科类学科已达省内领先水平。同时,具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煤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合理的学科结构,有利于学科的相互支撑和交叉融合,有利于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巩固优势学科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推动我校学科的进一步跨越式整体化快速发展。
(二)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在新世纪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建设国内知名大学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摆在各高校面前。客观地看,我校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国内知名大学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差距主要表现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较少;知名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不多;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不足;重大成果和杰出人才群体缺乏。因此,我校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抢抓机遇,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在2004-2018年的学科建设期间,充分利用我校在工学、理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及语言文学类学科可以自主设置、调整专业的办学自主权,按照“扬优、支重、扶老、更新”的原则和“理工融合,文理交叉”的思路,优化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大力发展博士、硕士学科,全力实施学科建设工程。依靠多年奋斗打下的基础和学科优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力以赴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实现我校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二 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顺应21世纪科技发展潮流,大力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体系,突出学科特色,夯实学科基础,拓宽学科覆盖面。在本科专业建设上,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办出特色、合理配置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布局结构优化与教育资源等方面出发。在高层次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优势学科、建设主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发展人文学科,促进文理交叉、理工融合。着力建设一批结构合理、覆盖面宽、特色突出的学科群,重点扶持一批具有重要基础与发展前景的博硕士点,发展一批对国家高科技和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学科研究领域,努力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为学校长远发展注入不竭的学科动力。
(二)学科布局
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学科协调发展。适应学术创新、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要求,充分发挥能源、信息、材料、化工学科的龙头作用,巩固和加强工科优势,迅速提高文科、理科、管理学科的学术水平,尽快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国内一流学科,发展一批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学科,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部分学科达到西部领先、国内先进,成为国家培养高层人才、承担重大科学研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在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和辐射影响的基础上,带动其它学科协调发展。
三 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一)2004-2010年专业设置规划
学校现有在校本、专科生11871人,按照每年招生量递增3%,到2010年,在校本、专科生将达到16000余人,应设置本科专业46-48个。其中:工学25-26个专业,增加6-7个,在校生9600人,占60%;理学9个专业,增加4个,在校生2600人,占16.25%;管理学8个专业,增加2个,在校生1920人,占12%;文学4个专业,增加1个,在校生1160人,占7.25%;法学2个专业,在校生480人,占3%;经济学1个专业,增加1个,在校生240人,占1.5%;力争设置教育学类、农学类专业各1-2个,所占比例不大于3%;专业分布达到8大学科门类30个专业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同时,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职高专人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2004-2005年专业增设规划
表1 2004-2005年专业增设规划
年度 |
拟增设专业 |
专业代码 |
学位授予门类 |
修业年限 |
200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20102 |
经济学 |
4年 |
城市规划 |
080702 |
工 学 |
5年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080802 |
工 学 |
4年 |
汉语言文学 |
050101 |
文 学 |
4年 |
矿物加工工程/化学 |
080103
070301 |
工 学
理 学 |
4年 |
2005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070702 |
理 学 |
4年 |
信息安全 |
071205W |
理 学 |
4年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071203* |
理 学 |
4年 |
物流管理 |
110210W |
管理学 |
4年 |
给水排水工程 |
080705 |
工 学 |
4年 |
(三)实施本科专业规划主要措施
①每年3月份学校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下一年度拟增设专业的论证工作,对于确定增设的专业按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拨出专款,用于专业筹建。
②对于开办新专业的院、系(部),增加人员机动编制,积极引进新教师,建立一定比例的储备教师队伍,用于现有教师进修,更新知识结构。
③新上专业,在开始招生后,4-5年内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教学内涵建设。
④合理规划院、系(部)设置,理顺专业归属。
⑤对于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经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允许相关院、系(部)按不同的培养方向和特色招生。
四 博硕士学科发展规划
(一)学科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我校博硕士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以工科为基础,以理科、管理、文科为前导,以能源、信息、材料、化工学科为龙头,建立一个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在未来15年建设期,使部分学科进入西部领先行列,优势学科进入国内先进水平,国家重点学科迈上国内领先台阶。建设一批适应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的主干学科,发展一批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学科,建设发展一批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到2018年建校60周年之际,争取实现国家重点学科从国内领先到国际先进的转变,省级重点学科从西部领先到国内先进的转变,传统学科向体现21世纪高新技术主干学科的转变,实现以工为主的学科结构向具有广泛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的全面转变。
2.2004-2018年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04-2008年):
①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45个;
②省级重点学科增至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增至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现零的突破;
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3个;
④实现两院院士“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2009-2013年):
在前一阶段建设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重点学科(研究中心)新的突破,使反映学校实力和水平的高级别实验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博硕士点申报方面取得规模性扩张和结构优化,学科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大师级人才队伍建设初建成效。争取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及其他成果在量上新的增长。
第三阶段(2014-2018年):
第三阶段是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各级各类重点学科(研究中心)新的规模性扩张、学科(专业)的结构优化和适度规模增加,构建起高水平学科研究的基础平台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良好骨架。建设与学校发展水平相称的大学科技产业园、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使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能够适应学校定位的转变,营造汇聚一流人才的良好氛围,打造出能在西部产生一定影响的师资队伍和大师级人才群。
3.2005年博、硕士点增列计划
①拟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划:拟增2个(工学)。
表2 2005年拟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表
序号 |
代号 |
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批准时间 |
拟增列时间 |
1 |
0814 |
土木工程 |
2003(岩土工程) |
2005 |
2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003(地质工程) |
2005 |
②拟增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划拟增10个,其中工学8个,法学1个,管理学1个。
表3 2005年拟增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表
序号 |
代号 |
学科名称 |
硕士点批准时间 |
拟增列时间 |
1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84 |
2005 |
2 |
081402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1984 |
2005 |
3 |
081601
081603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1990
2003 |
2005 |
4 |
081001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996 |
2005 |
5 |
0302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1998 |
2005 |
6 |
080804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1998 |
2005 |
7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03 |
2005 |
8 |
080502 |
材料学 |
2000 |
2005 |
9 |
081801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2003 |
2005 |
10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6 |
2005 |
③拟增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划:拟增25个,分属于7个门类。其中哲学1个,经济学1个,教育学1个,文学1个,理学4个,工学13个,管理学4个。
表4 2005年拟增硕士授权学科点统计表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增列时间 |
1 |
010108 |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 |
2005 |
2 |
020205 |
产业经济学 |
2005 |
3 |
040106 |
高等教育学 |
2005 |
4 |
050102 |
英语语言文学 |
2005 |
5 |
070102 |
计算数学 |
2005 |
6 |
070305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2005 |
7 |
070503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2005 |
8 |
081602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2005 |
9 |
081702 |
化学工艺 |
2005 |
10 |
081802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2005 |
11 |
080104 |
工程力学 |
2005 |
12 |
0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2005 |
13 |
080204 |
车辆工程 |
2005 |
14 |
080402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2005 |
15 |
080902 |
电路与系统 |
2005 |
16 |
080805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2005 |
17 |
080904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2005 |
18 |
081104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2005 |
19 |
08120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2005 |
20 |
081304 |
建筑技术科学 |
2005 |
21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2005 |
22 |
120201 |
会计学 |
2005 |
23 |
120204 |
技术经济与管理 |
2005 |
24 |
120401 |
行政管理学 |
2005 |
25 |
120502 |
情报学 |
2005 |
(二)实施博硕士学科规划主要措施
1.调整学科配置,优化学科结构
①合理挖掘和集中学科资源,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核心形成学科群;积极开拓重大学科研究领域,通过共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形式,发挥学科集成优势。
②将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分成三个层次建设,按照不同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加快重点学科、优势一级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建设,使其成为学科建设中的带头示范学科。
③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意识,加强传统学科与高科技结合,促进工、理、管、文、法、哲、教育等学科的结合,开拓前沿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形成优势与特色明显的学术流派。
2.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学科管理体制
①坚持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群设置院(系),按二级学科组建研究所(教研室),按三级学科(研究方向)建设研究团队。实行研究所、教研室负责二级硕士点学科建设,院(系、部)负责一级和二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的宏观决策与领导的分级管理体制。
②推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将学科建设职责和目标分解和落实到院(系、部)、研究所(教研室)、学科带头人及研究团队,并将责权利和目标挂钩。
③在我校部分重点学科中试行学科带头人助手制和团队建设工程组,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推进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组成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骨干研究人员队伍和年青博硕士教师、研究生为研究人员的后备队伍。
3.构建新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
①建立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制度,通过项目立项、过程控制、结题验收开展学科建设。突出重点,优先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立项建设。
②建立学科评估制度,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定期学科评价、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和结束验收评估。利用自检与受检机会,找出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注重评建结合,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省级重点学科等学科评估打下良好基础。
③设立学科建设奖励基金,奖励在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4.构建开放式学科发展网络化结构
①以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及高校为学科建设网络节点,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开放式学科发展网络。加速推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企业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在一些研究条件较好,开发研究能力较强的企业、研究院所建立学科合作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与建设学科(专业)。
②在部分学科中设立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各学科领域一流水平的院士、专家到校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学科发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与名校之间的交流及国际相关学校的交往。
③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互派学者、合作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的合作,扩大国际学术影响。
5.重视学科建设的支撑条件建设工作
①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按照重点学科、新兴学科、拟建博、硕士点、学科基地等不同建设内容和目标,开展学科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学科物质条件。从结构和水平两方面把学科基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效地组织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形成一批处于学科前沿的学科群体科研基地,为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学科平台。充分发挥我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矿业与地测学科群实验中心”、“电信与机械学科群实验中心”两个学科群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学科创新园区、团队建设力度,使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方向的基地平台达到西部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满足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科前沿高水平重大科学研究的需要,支持产生重大的科研成果。
②大力引进与培养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学术骨干,特别是培养和引进对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梯队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创新团队。强化团队精神,发挥多学科优势,汇聚相关学科学术力量,形成更大的学科队伍优势,在科学研究中构建大兵团作战的团队模式,形成强有力的学术群体,争取高层次的学术成果,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确立本学科的学术地位。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重视中青年教师职称晋升、学历培养工作,使教授、副教授队伍质量和数量适应学科水平的提升和学校发展。
③加强对软环境的研究,确定我校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的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效果,使我校学科软环境建设在5年时间内有较大变化。
|
|